正确看待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 ——万和城购物中心  让实体商业飞起来

  1999年3月阿里巴巴网站诞生,直至经济危机时,电商的发展十分迅速,所以很多人认为电商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发展如此之好,那么如今电商的发展以及对实体商业的影响和冲击更毋庸置疑。经济危机对各行各业、各家企业都不啻于一场升级大考,为何电子商务独善其身?这与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首先,电商本身交易成本低。其次,电商的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年轻人的新鲜感,网购成为一种潮流。

  如今,不少投资实体商业的投资者对电商的冲击存在质疑与焦虑,面对诸多疑问,在刚刚落幕的“2014西部商业和旅游地产论坛陕西峰会”上,华东集团董事长肖同春先生的精彩分析为与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肖同春先生如是说道:“8年前,还对电商的冲击比较焦虑,如今已经十分确定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已趋于平缓,实体商业可借助电商平台发展的更好!想让企业走的更远,就要有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商业,将电商与实体商业相结合。注重消费体验,同时也不能忽略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例如:优衣库、H&M等国际二线品牌在经历了国外电商带来的冲击之后,充分认识到这种冲击已趋于平缓,那么中国实体市场潜力无限,可以借助这种优势在中国全面提速店面扩张,优衣库在中国新开店数量同比要增长30%,完全利用了O2O模式,不用担心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将电商与实体店完美结合。

  

  2006年—2014年,美国电子商务占GDP比例由42%下滑至24%,欧洲电子商务从35%下滑至26%,中国反而一直上升,从1%升至24%,因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免税。而阿里巴巴上市后国家对网上商城进行了登记,下一步很可能征税,这说明电子商务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另外,在一些中高端的商场,就双十一的营业额来说,没有减少反而有所上升,这也充分证明了电商对中高端商场以及品牌的冲击是微乎其微的。除此之外,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业态,更加注重购物或者体验的过程,势必将有更多人回归到实体商业,所以我们应该更理性的看待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

  

  再者,中国的电子商务法还未健全,所以网上交易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例如个人隐私、数据传输等的泄露。除此之外,网上购物较实体商业来说,缺乏真实感,消费者不能及时看到交易实体。如果完全依靠电商而放弃实体商业,是不切实际的。

  综上所述,实体商业不会被电商所替代,只有将电商与实体商业相结合才是王道。同时,也证明了投资者对电商的畏惧是盲目的。从发展趋势看,O2O模式近年来开始焕发活力,实体店和网店并行经营成为越来越多经营者的选择。这些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市场本质需要和商业本质规律的反映。例如,万达未来目标是要做O2O模式,但是要做O2O,没有线上流量和线上用户肯定是不行的,如今能够接入QQ、微信和百度搜索的平台,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腾讯更多地是从社交关系的角度,百度则从信息匹配和分析的角度帮助万达更好的实现O2O模式,从而把所有万达广场建成所谓的“智慧广场”。

  华东集团每年投入巨资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并嫁接购物中心,未来万和城购物中心会有电子智能化购物平台、物流中心等6大平台,将电子商务与实体结合,让实体商业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将电子商务与实体店相结合,以消费者为导向,引领商业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