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消费和生产国之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企业也面临元器件大量积压。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深圳市凡菲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fanfeikeji.com)成立了专职团队,与拥有世界先进经验的美国电子呆滞料库存处理公司合作,致力于协助全球电子制造业OEM厂商估价、管理、寄售、回收电子元器件呆滞料库存。包括工厂和个人电子库存料。我们有专业的库存采购队伍,当收到您的库存清单后,会有专人负责清单评估,并会安排专业采购与您洽谈合作。经验丰富的采购员也将帮助您分析库存的全球市场潜力,并给予最优的处理方案。利用分布在海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沈阳、西安和成都的网络,利用世界知名独立分销商的实力,以收购、寄卖等方式向全球销售库存元器件,为企业积压库存找到出路,回笼资金,为需求方就地找到货源。
电子元器件积压不容乐观 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的IT产业以平均35%的年增长速度向前发展,2001年产值高达15000亿元人民币,对中国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成为拉动中国GDP增长的重要产业。加入WTO后,世界电子制造业和研发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基地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电子信息市场变化快、周期短的特点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给中国的电子工业带来了大量的多余库存和积压,成为中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隐患和障碍。
据调查,中国电子行业存在的电子元器件积压库存高达400亿元,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据中电网对包括行业内主要OEM在内的200家电子整机企业元器件积压库存的调查,2001年,中国电子元器件采购量达3000亿元人民币,当年形成的新的元器件库存(包括积压)估计在15%以上,即450多亿元人民币。积压比例如果参照国际通常的水平,中国去年的元器件积压也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加之以往的积压元器件存货,保守估算,OEM电子企业的元器件库存中平均30%以上为积压。大量的积压造成了资金沉淀,使企业可使用的流动资金大大减少。 缺乏专业的处理渠道 这么大的库存量是如何产生的呢?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所长孔学东分析,目前中国绝大多数OEM企业没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分析和处理多余元器件库存,多余库存处理远未形成制度化,积压元器件中很多已经超过有效使用年限,成为废物,企业会计帐面反映的存货资产不实。另外,元器件积压库存造成OEM企业资金沉淀,成为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因素,同时导致上下游企业相互拖欠。积压是形成企业间三角债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他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元器件中间市场,信息沟通不畅,假货泛滥,严重影响了积压产品的消化。而一个“元器件二级市场”需要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公司,即元器件独立分销商的参与。中国的积压元器件由于渠道缺乏和质量保证问题处理困难。“在我们的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了”。 中电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赵蔚扬谈到,绝大多数企业是新的多余库存不断形成,原有库存帐期越来越长,最终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对于需求方,一方面由于信息不畅找不到货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积压处理渠道,对积压产品不信任,加剧了企业积压处理困难的局面。 电子商务缓解燃眉之急 孔学东所长认为,OEM电子企业普遍希望能有一个正规渠道处理积压库存,让自己的多余库存进入全球物料供应链系统,快速地、尽可能多地回收资金。积压在库里的“废铜烂铁”流通到其他厂商那里才会实现价值。
美国AII公司总裁Ron Myers谈到,一个成熟的中间市场或二手市场在中国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全球每年电子元器件的交易达2250亿美元,大部分都被HP、Dell、IBM、思科等大的OEM企业消耗。同时每年的积压达300亿美元,如果采购中的元器件供应无法实现流通,对厂商来说不亚于巨大的灾难”。AII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被动元件独立分销商之一,拥有超过8亿美元的电子元器件库存及遍布全球的采购、销售和产品管理队伍,为35000家OEM、EMS、分销商和贸易商提供积压库存和物流解决方案。